?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养殖 >> 疫病防治控制 >> 科学理性防控H7N9禽流感

科学理性防控H7N9禽流感

http://www.0311bhw.com     发布时间:2017-03-06    来源:贵港市水产畜牧兽医局

每年冬春季节是H7N9及其他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由于受气候异常等多种因素影响,全球人感染禽流感疫情呈高发态势,自20169月以来,我国处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以下简称H7N9)疫情高发季节,新发病例持续出现,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上升。针对部分市民的“闻鸡色变”,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监测结果显示,无需对H7N9过度紧张,同时国内外的现有证据表明该病毒没有发生变异,尚不能造成人际间大范围传播,避免接触活禽是预防关键。而且,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已经启动严格的防控措施,强化管理活禽经营市场,打击非法活禽交易,对控制疫情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一、H7N9的真实面目,尚无人际传播证据

禽流感,全名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发的动物传染病,通常指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猪,在罕见情况下会跨越物种障碍感染人。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加热至6530分钟或者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4℃水中或由甘油存在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H7N9属于甲型流感病毒,主要在动物中传播,在禽类间容易传播却不致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主要是通过接触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或带病毒禽类污染的环境而感染,例如活禽市场等,其中屠宰受感染禽类、拔毛和处理尸体及制备供食用的禽类,尤其是在家庭环境,也很有可能成为危险因素。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证据,无证据显示H7N9病毒能够通过妥善处理的禽类或禽蛋类传播给人类,甲型H7N9病毒特性或人感染H7N9的流行病学也没有显著变化,此外,吃煮熟的食物不会感染H7N9病毒。目前,我国确诊的H7N9病例,绝大多数发病前有活禽的暴露或接触史,且以暴露于有活禽售卖的农贸市场居多。

二、H7N9高风险感染人群和病例临床症状

2013年首次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以来,中国已出现五次季节性疫情,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20169月至今,因为气候等因素,以及春节前后禽类消费需求剧增,增加了人类接触活禽感染H7N9的机会,本次H7N9疫情具有开始较早、感染人数大幅增加、家禽感染程度高以及疫情上升速度快等特点。

H7N9病例以家务及待业人员、农村群众为主,中老人居多,多数病例有基础性疾病;绝大多数病例发病前曾接触过活禽或到过有活禽售卖的市场;老年人和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感染发病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可能性更高。此外,从事非规模化和非规范化家禽养殖、贩卖、宰杀等工作的人群,因暴露于带毒禽类的机会更多,所以被感染的风险也更高。

H7N9禽流感症状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结膜炎、甚至死亡,H7N9病例的潜伏期一般多为7天以内,也可长达10天。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常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或呕吐等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常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少数患者可为轻症,仅表现为发热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H7N9病例早期发病无特异性表现,早诊早治,错过治疗最佳时间直接导致后期重症病例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目前报告病例的总体病死率在40%左右。

三、H7N9可防可治,科学防控很重要

1.我县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良好做法,推行关闭活禽交易市场、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养殖户尽可能把不同种类的牲畜分开,如出现任何牲畜患病和死亡的情况,应即刻向当地主管部门汇报。从事禽类养殖、运输、销售、宰杀等行业人员在接触禽类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戴手套、戴口罩、穿工作服),接触后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等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联动各乡镇、各部门统筹做好H7N9防控工作,加强基础免疫,强化监测预警,加强外来动物疫病防范,有效降低境外疫情传入风险。

2.避免接触活禽是预防H7N9的关键,尽量避免接触活禽、野生禽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在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景点游玩要远离禽类屠宰现场,尤其避免去有活禽交易的市场,确保孩童远离患病和死亡的牲畜,疫情季节还要避免去人群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

3.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个人卫生措施很有必要,合理饮食起居,居住、生活环境要注意适度通风换气,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适时加减衣服,多参加户外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保持个人手卫生,准备食物之前、期间和之后,饭前,便后,接触动物或动物粪便之后,手不干净时,照顾家中病人时等情况务必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手部清洁剂洗手。手卫生还可预防自身被感染(接触了被污染的表面时),预防医院里的病人、医护人员和其他人被感染。注意呼吸道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医用口罩、纸巾或袖口或弯曲肘部捂住口鼻,将用过的纸巾即刻扔进封闭的垃圾箱,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后立即洗手。

4.鸡、鸭等禽类可以买、也可以吃,但不应食用患病动物或病死动物的肉,尽量避免直接购买活禽、直接接触活禽和自行宰杀活禽,同时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有检疫证明的冰鲜禽肉。因为流感病毒在正常烹饪温度下(食材全部加热至70℃)会灭活,不会通过煮熟的食物传播,因此要充分煮熟禽肉蛋类,生肉与熟食即食食品应分开以避免污染,对生肉和其它食物不使用同一块案板或同一把刀,拿生熟食物之间要洗手,清洗和消毒所有接触过生肉的表面和器具。

5.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佩戴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接触过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是否到过活禽市场、近期去过哪些地方旅行等情况,以便医生及时、准确做出诊断和给予针对性的治疗。目前对于H7N9病例,主要采取抗病毒和对症治疗。中国疾控中心官方微信发布了防控H7N9的各项措施,早期就诊、早期治疗可以有效减少H7N9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生,特别是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如磷酸奥司他韦(达菲),在发病后尽早使用效果最好。医务人员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可疑暴露史,怀疑其感染H7N9病毒,应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无需等待病原学检测结果,以降低患者进展为重症的可能性。

四、理性应对,别信谣传

广大群众遇到H7N9等公共卫生事件不要惊慌,要从政府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微博、信息公开栏等正规渠道获取疫情信息,不可轻信谣言,不要发布、传播谣言,不要转发未经官方证实的信息,防治引起恐慌,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五、对我县养殖业防疫控制和生产发展的思考

当前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要以此为契机,总结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生产发展的经验,推动我县水产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

1.强化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加强活禽调运和养殖场监管等“源头防控”,各乡镇、各部门联动协作配合,有效开展联防联控,实现总体形势可控可防。严格执行活禽市场休市、消毒、检疫等制度,发现疫情、病例或检出病源要尽快关闭活禽市场,按规定采取扑杀等措施,严厉查处违规运输、经营、屠宰等行为。

2.H7N9等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影响广泛,与广大群众的健康安全密切相关,各乡镇政府和各部门要把公开透明发布辖区内防控疫情的工作情况作为一项制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舆论,指导家禽从业人员和公众做好防护,稳定我县水产畜牧业生产。

3.家禽市场在疫情季节会有被负面压制影响,在一段时间内家禽、蛋类价格会持续走低,下降快、跌幅快,养殖户受到一定亏损。在疫情季节,应及时做好向广大养殖户反馈疫情信息、加强免疫等防范工作,规避风险,同时鼓励广大群众采取肉类替代性消费,减少消费市场的不稳定因素。

4.推行“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新模式,促进家禽产业升级,实行规模化、规范化、符合生物安全防范安全要求的养殖方式,坚持风险防范和生产发展“两手抓”,鼓励和支持规模养殖户和家禽家畜加工企业发展,积极推动我县家禽家畜产业转型升级。

 

平南县水产畜牧兽医局  余威


上一篇:无
下一篇:一起山羊误食尿素中毒的诊治
?